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专业提供药品招商、药品代理、医药招商、保健品招商、医疗器械招商、医药原料供求的网络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药新闻

三颗针(三颗针图片)

时间:2023-11-20作者:fangzhe8666分类:医药新闻浏览:76评论:0

一、中草药: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

三颗针

(《分类草药性》)

【别名】钢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

【植物形态】①刺黑珠

常绿灌木,高可达2米。茎圆柱形,微具纵棱,光滑无毛,幼时淡红色;二年生枝黄灰色或灰棕色,刺坚硬,分3叉,长1~3厘米,棕色,下侧有纵沟。叶革质,互生或3片簇生;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尖,有小尖刺,边缘具针尖状锐锯齿,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绿色。花4~8朵簇生,黄色,花径约1厘米;花梗长6~18毫米;小苞片2,披针形;萼片6,2轮,矩圆形或卵形;花瓣6,倒卵形,顶端凹入,基部有蜜腺;雄蕊6,与花瓣对生,花丝短;子房有2-3粒胚珠,无花柱,柱头盾头状。浆果卵圆形,长6~7毫米,青黑色或蓝黑色,微具白粉;种子2~3粒。

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②毛叶小檗,又名:小黄柏。

落叶灌木,高1~2米。枝有槽,幼枝绿色,有柔毛,老枝黄灰色,无毛或近无毛,刺常三叉,长2~3厘米。叶簇生,倒卵形至椭圆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两面均有柔毛,下面更密。穗形总状花序,长7~12厘米,有花20~30朵;花梗长2~4毫米,有柔毛;萼片排成3轮,卵形或倒卵形;花瓣淡黄色,长5毫米;子房有1~2胚珠。浆果矩圆形,长9毫米,血红色。

生于山坡灌丛中。分布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山西等地。

③黑石珠

落叶灌木,高1.6~2.5米。根直粗大。茎直立或丛生,幼时红色;2年生枝灰棕色。叶革质,多簇生,叶片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先端略有小尖刺,叶腋生有3分叉的针刺。花小,1~2朵生于短枝上,花被片6,黄色。浆果长圆形,熟时红色或紫黑色。

生于山野、路旁或向阳的灌木丛中。分布西藏等地。

此外,同属植物鲜黄小檗,在陕西也称三颗针,并同等入药。

【采集】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寒,微苦,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散瘀。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劳伤,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

③《贵州草药》:"解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5~1两(鲜者2~4两);或研末、泡酒。外用:研末撒。

【选方】①治血痢:三颗针五钱,红糖五钱。煎水服。

②治黄疸:三颗针茎五钱。煎水服。

③治火眼:三颗针根茎磨水点眼角。

④治刀伤:三颗针根研末,敷伤口。

⑤治跌打损伤:三颗针根一两。泡酒内服外擦。(选方出《贵州草药》)

提醒您:三颗针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二、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_三颗针的药用价值

导读:中草药专区,为您详细介绍、图片、等,要更多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简介图片三颗针的与三颗针的药用附方三颗针的配伍应用三颗针医书记载

三颗针简介

三颗针,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本品呈类圆柱形,稍弯曲,有少数分枝,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灰棕色有细,栓皮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鲜黄色,切断面近圆形或长圆形,有略呈放射状的纹理;髓小,黄白色。气微,味苦。以色黄、苦味浓者为佳。

三颗针图片

三颗针的与

1、清热利湿

三颗针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有清热利湿之效。用于黄疸、赤痢、咽痛等证。

2、清肝明目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攻于目,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心烦口苦,苔黄脉数。三颗针入肝经,味苦性寒,清降肝火,故主治之。

3、散瘀消肿

跌打损伤初起,瘀血内阻、血流不畅,局部红肿热痛。三棵针入血分,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热瘀滞者相宜。

【药名】三颗针

【别名】铜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入药部位】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

【性味】苦,寒。

三颗针(三颗针图片)

【归经】肝,胃,大肠经。

清热,利湿,散瘀。

【主治】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炮制方法】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阴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颗针的药用附方

1、治血痢:三颗针五钱,红糖五钱。煎水服。

2、治黄疸:三颗针茎五钱。煎水服。

3、治火眼:三颗针根茎磨水点眼角。

4、治刀伤:三颗针根研末,敷伤口。

5、治跌打损伤:三颗针根一两。泡酒内服外擦。(选方出《贵州草药》)

三颗针的配伍应用

1、配栀子:二药合用,清热利湿,消退黄疸,栀子通便,三棵针利尿,使湿热从二便分消,用治阳黄,收效甚佳。

2、配黄连:黄连大苦大寒,清热燥湿为治痢专药;三颗针虽苦寒不如黄连,但凉血止血,善清血中热毒;二药合用,治疗赤痢,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效果更佳。

3、配薄荷:薄荷气味清香,体轻上浮,清解风热,专利咽喉;三棵针味苦寒凉,泻上焦之火,凉血消肿。二药合用,同走肺经,故清肺利咽,化解毒热,大增。

4、配菊花:菊花性凉,花体轻扬,辛香发散,清肝清目;三颗针味苦寒凉,泻火解毒;二药合用,清泻并施,疗效大增。

5、配续断:续断辛甘苦温,入肝肾二经,辛行血脉,甘温补益下元,接续筋骨,为骨伤科良药;三颗针味苦寒凉,凉血止血,散瘀止痛,亦为骨伤所常用;前者偏补,补而不滞;后者凉血,血不妄行,二药合用,补泻兼施,治疗跌打损伤,新久疾,均能奏效。

三颗针医书记载

1、《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

2、《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劳伤,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

3、《贵州草药》:“解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

以上就是一些三颗针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频道。

【三颗针的功效与】、【三颗针的药用价值】、【】、【】、【】

三、三颗针的药用价值

三颗针,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颗针的药用价值,供大家参考!

三颗针的药用价值

【药名】三颗针

【别名】铜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入药部位】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

【性味】苦,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散瘀。

【主治】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炮制方法】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阴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颗针的生理特性

1.细叶小檗,生于向阳的砂质丘陵、山坡、路旁或溪边。

2.刺黑珠生于海拔1000-2000m的向阳山坡、荒地、路旁及山地灌丛中。

3.蓝果小檗,生长在山地灌丛中。

4.猫刺小檗,生海拔600-2000m的山坡、路旁及林缘。

5.匙叶小檗生,于海拔300-800mm的河滩、戈壁滩或山坡灌丛中。

三颗针的产地

1.细叶小檗分布东北、华北及狭西、山东、河南等地。

2.刺黑珠分布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3.蓝果小檗公布河北、四川、云南。

4.猫刺小檗,分布于狭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

5.匙叶小檗分布秦岭西端甘肃南部至西部、青海东部及新疆等地区。

四、三颗针的功效与作用

三颗针,中药名,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三颗针具体有什么样的功效与作用呢?一起来看看吧。

1、清热利溼

三颗针味苦性寒,苦能燥溼、寒能清热,有清热利溼之效。用于黄疸、赤痢、咽痛等证。

2、清肝明目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攻于目,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心烦口苦,苔黄脉数。三颗针入肝经,味苦性寒,清降肝火,故主治之。

3、散瘀消肿

跌打损伤初起,瘀血内阻、血流不畅,区域性红肿热痛。三棵针入血分,凉血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热瘀滞者相宜。

三颗针的药用价值(仅参考)

【药名】三颗针

【别名】铜针刺***《天宝本草》***,刺黄连***《贵州药植目录》***。

【入药部位】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

【性味】苦,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利溼,散瘀。

【主治】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

【炮制方法】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阴干。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颗针的配伍应用(仅参考)

1、配栀子:二药合用,清热利溼,消退黄疸,栀子通便,三棵针利尿,使溼热从二便分消,用治阳黄,收效甚佳。

2、配黄连:黄连大苦大寒,清热燥溼为治痢专药;三颗针虽苦寒不如黄连,但凉血止血,善清血中热毒;二药合用,治疗赤痢,清热利溼,凉血止血,效果更佳。

3、配薄荷:薄荷气味清香,体轻上浮,清解风热,专利咽喉;三棵针味苦寒凉,泻上焦之火,凉血消肿。二药合用,同走肺经,故清肺利咽,化解毒热,功效大增。

4、配菊花:菊花性凉,花体轻扬,辛香发散,清肝清目;三颗针味苦寒凉,泻火解毒;二药合用,清泻并施,疗效大增。

5、配续断:续断辛甘苦温,入肝肾二经,辛行血脉,甘温补益下元,接续筋骨,为骨伤科良药;三颗针味苦寒凉,凉血止血,散瘀止痛,亦为骨伤所常用;前者偏补,补而不滞;后者凉血,血不妄行,二药合用,补泻兼施,治疗跌打损伤,新病久疾,均能奏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