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子的治疗药物(怎样快速消除痱子)
一、痱子怎么消除
痱子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是因为汗管堵塞引起,虽说本质上不会对人产生太大的伤害,但是当它痒起来确是要命般的存在,下面我就向大家分享一些去除痱子的方法,赶紧get同款吧。
痱子怎么消除虽说当下已经入秋但是一些地区的温度还是在38度,也正因为这样,人们起痱子的频率也越加的频繁。而要想将其快速的消除,首先要远离高温的环境当中,也要穿舒服透气性好的宽松纯棉的贴身衣服,可以将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5度到27度左右,可以经常来开空调,然后再给局部涂抹湿疹膏,慢慢的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容易长痱子是体质问题吗痱子是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多发生于夏季高温时期,由于痱子是物理性皮肤病,也就是潮湿以及炎热导致的,所以与人的体质并没有什么关系。
大人长痱子擦什么好的最快去除痱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使用纱布蘸盐水涂抹患处,停留片刻用温水冲洗,还可以把生姜切成片,擦拭患处,坚持几天就会有效果,大人孩子都可以用。另外容易出痱子的人洗完澡一定要擦干,之后马上涂上爽身粉或者痱子粉,平时尽量不要在阳光下太久。一定要注意皮肤卫生,穿纯棉的衣服。
二、怎样快速消除痱子
这些方法都可以治痱子:
1、盐水治痱子
夏天时很多人会因为天气闷热而长痱子,此时可以在洗澡之后,将半桶的水加点盐,然后纱布沾点盐轻拍长痱子的地方,最后再用温水清洗干净,这样每天一次,很快的就会痊愈了。
2、西瓜皮可治痱子
实际上,白色部分具有治痱子的效果。小孩子若生痱子时,可用西瓜的白色部分轻擦患处,非常有效。
反复擦两、三次,即可止痒,皮肤清洁溜溜。
在我国药学名著“本草纲目”中也记载:西瓜能镇静、解渴、去暑气。
3、黄瓜洗净,切片,涂擦患处,每日数次。
4、
先将患部用温水洗净,再取绿豆粉、滑石粉各等份,和匀,扑撒在痱子上,每日数次。
5、
枸杞棵、叶适量,洗净后加水煎1小时,待温后洗患处。每日2次。
6、
苦参、生大黄各20克,黄连、冰片、雄黄各10克,75%的酒精300毫升。将药泡于酒精中,3日后取药液涂擦患处,每天数次。
7、
鲜无花果叶5片,加水750毫升,煎开20分钟,待温后(37-40度)以毛巾蘸药水温敷患处。凉后加入适量热水,用来洗澡。一般连用2-3天。
8、
鲜马齿苋50克。洗净后加水250毫升,煮20分钟,除渣。每次取少量马齿苋水,用净纱布蘸之涂擦患处,每日5-6次,连用2-3天。
9、
苍耳、白矾、马齿苋各12克。加水200毫升,煎沸20分钟。待温后洗患处,每次5-1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10、
冰片2克,薄荷油10克,放入75%的酒精200毫升中,摇匀后用来擦患处。
11、2%硼酸水适量。将多层纱布浸药水敷于患处,每隔10-15分钟重新浸湿纱布再敷。每日早晚各一次。痱子的成因、症状及注意事项
12、用牙膏涂擦,可使皮疹消退,通身爽快舒适。
三、长痱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痱子其实是一种由汗管阻塞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即因汗液等分泌物无法及时排除体外而产生的,一般发生于人的头部、前额、颈、腋窝、胸、肘窝、臀部等皱褶易出汗的摩擦部位,一般表现为淡红色丘疹,有时亦可能形成小水疱或是小脓疱。在夏天比较容易发生,不过其他季节,穿着不透气,经常捂着也较容易发生,比较好发于婴幼儿。
因此在容易长痱子的季节,一定控制室内温湿度,适当穿盖,别过多。如果痱子的症状比较严重时,例如红点连成了一大片,局部的皮肤出现破溃,甚至出现渗水化脓的情况,这时可以先用温水清洗局部症状严重的皮肤,然后在溃烂的皮肤上涂抹薄薄一层的抗生素药膏,必要时要咨询医生。
专家提供了几个防治痱子的食疗方法:
1、冬瓜扁豆苡米汤:
可健脾祛湿、清热解暑,预防痱子、疖疮生长。
做法:取500克冬瓜、20克炒白扁豆、20克青小豆、20克生苡米。然后冬瓜连皮切块,放入锅内,同时加入白扁豆、生苡米、青小豆,适量清水,武火煮沸转文火,煲2小时,便可饮用,食用时可淡食或加入少许盐或糖调味均可。
2、蜜糖银菊露:
可解毒利水、疏风清热,预防痱子,还适用于痱子合并感染时的辅助治疗。
做法:取适量银花、杭菊花、蜜糖,然后将银花、杭菊用清水煎水,稍凉时调入蜜糖,分两次饮用。
3、龟苓汤:
可祛湿毒,滋阴清热,预防和减轻痱子、疖疮的发生。
做法:乌龟1只,100克鲜土茯苓,50克云苓,先将龟放入锅中加冷水,加热至水沸,排净龟尿,然后将龟去除内脏,飞水,鲜土茯苓去皮洗净、切片,打碎云苓。再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转文火再熬四个小时,调味,去渣后食用。
4、绿豆荷叶饮:
有清热、利水、解毒、消炎止痒的作用。
做法:取50克绿豆,25克生苡仁,半片鲜荷叶,适量红糖。将绿豆、苡仁、鲜荷叶处理后,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在转文火煲一个小时,拿开荷叶,调味,即可。
四、什么是痱子
由于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口变窄或阻塞,汗腺导管内汗液潴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外溢的汗液渗入并刺激周围组织而于汗孔处出现丘疹、丘疱疹和小水疱。细菌繁殖、产生毒素,可加重炎症反应。有人认为,汗孔的闭塞是由于原发性葡萄球菌感染,也有人认为痱子的发生与出汗过多无关,而与皮肤表面大量繁殖的微球菌有关。
临床表现
根据汗腺导管损伤和汗液溢出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晶形粟粒疹
又称白痱,由于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高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皮损为针尖至针头大小的浅表性小水疱,壁薄,清亮,周围无红晕,轻擦易破,干涸后留有细小鳞屑。有自限性,一般无自觉症状。
2.红色粟粒疹
又称红痱,由于汗液在棘层处汗管溢出引起。急性发病,皮损为成批出现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的密集丘疹或丘疱疹,周围有轻度红晕。皮损消退后有轻度脱屑。自觉轻度烧灼、刺痒感。
3.脓疱性粟粒疹
又称脓痱。多由红色粟粒疹发展而来。皮损为密集的丘疹顶端有针头大小浅表脓疱。脓疱内常为无菌性或非致病性球菌。
4.深部粟粒疹
又称深痱,由于汗液在真皮上层特别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汗管溢出引起。常见于严重和反复发生红色粟粒疹的患者。皮损为密集的皮色小水疱,内容清亮,不易擦破,出汗时增大,不出汗时缩小。当皮疹泛发时,全身皮肤出汗减少或无汗,面部、腋窝、手足可有代偿性出汗增加,可造成热带性汗闭性衰竭或热衰竭,患者可出现无力、困倦、眩晕、头痛等全身症状。
诊断
根据皮疹在炎热环境中发病,好发于皱襞部位,为密集分布的丘疹或非炎症性水疱,出汗后明显增多,自觉症状不明显,天气转凉后好转,诊断不难。有时需与夏季皮炎鉴别。后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皮疹为大片红斑基础上的丘疹、丘疱疹,有剧痒。
治疗
1.局部治疗
局部外用清凉粉剂如痱子粉外扑,或用清凉止痒洗剂如1%薄荷炉甘石洗剂、1%薄荷酊;脓痱可外用2%鱼石炉甘石洗剂、黄连扑粉。
2.全身疗法
瘙痒明显时口服抗组胺药。脓痱感染时选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