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膏是氮源还是碳源(牛肉膏怎么做)
一、牛肉膏是什么
牛肉膏(Beef Extract)又称牛肉浸膏,是采用新鲜牛肉经过剔除脂肪、消化、过滤、浓缩而得到的一种棕黄色至棕褐色的膏状物。
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的现象。2011年4月有报道称南京市场“牛肉膏”疯卖。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黑色小颗粒的防止实际生产中成品经常带有黑色小颗粒,大大影响了产品的感观。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部分辅料预处理不好,如淀粉应提前经温水融化后才能放入反应釜,倘若淀粉直接加入后,经过高温反应就会结为小黑块、
2、酶的选择与应用酶解是牛肉浸膏生产关键环节,酶的选择及酶解时间、温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构、风味等。因此,生产中应选用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木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是番木瓜乳液中的一种巯基蛋白酶,在PH值为5时稳定性最好。
一般来说调节PH值为5~7,与其他蛋白酶相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在实际生产中,酶解前一定要对物料调节PH值,同时控制温度为50℃~55℃。
二、牛肉膏怎么做
(1)计算根据配方计算出实验中各种药品所需要的量,然后再分别称量。
(2)称量准确称取各种成分。一些不易称量的成分如牛肉膏,可用玻璃棒取出放硫酸纸上称量,然后连同硫酸纸一起放入烧杯中。
(3)溶解向烧杯内加入所需的水量,将牛肉膏用水洗下后,取出硫酸纸弃去。加热搅拌全溶后稍放冷。
(4)调pH值用酸度计或精密pH试纸测定其pH值,并用10%NaOH调至所需pH值,必要时用滤纸或脱脂棉过滤。一般比要求的pH高出0.2,因为高压蒸汽灭菌后,pH常降低。
(5)分装根据不同需要,可将配好的培养基分装入配有棉塞的试管或三角瓶内(附图1-1)。注意分装时避免培养基挂在瓶口或管口上引起杂菌污染。如液体培养基,应装试管高度的1/4左右;固体培养基装试管高度的1/5左右;装入三角瓶的量以三角瓶容量的一半为限。
(6)包扎试管扎成捆。试管和三角瓶的棉塞外用硫酸纸和牛皮纸包扎,纸上表明培养基的名称、配制日期等。
(7)灭菌培养基用0.1Mpa(15lb/in)高压蒸汽灭菌15~20min,
三、牛肉浸膏是什么
牛肉浸膏(国家标准TH16-3709酶解型)是一种生物发酵工程常用的褐色粘稠膏状酶解物。主要为微生物提供优质易利用高级氮源。
牛肉浸膏的生产工艺有二种:化学酸碱高温水解法和多酶生物低温酶解法。目前比较流行的的是低温酶解法,其所含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生长因子不会因高温或酸碱而失活,微生物生长旺盛,代谢活力高,发酵产率高。
“工业牛肉浸膏(酶解型)”主要用于发酵行业,包装规格30公斤一桶。
牛肉浸膏又常常被发酵科技工作者简称为生化级牛肉膏。
其实,食品上常用于增香的牛肉香味剂才叫做牛肉膏,只具有牛肉香味,不具有营养物质,不能用于微生物培养基。
meat extracts, beef for fermentation
CAS:68990-09-0
“生化试剂牛肉浸膏(酶解型)”主要用于微生物科研中,500g一瓶。
蛋白酶水解的微生物培养和发酵专用工业级牛肉浸膏促销价格: 68元一公斤。
特别说明:
微生物发酵用牛肉膏是特为微生物培养与发酵制造的专用牛肉膏,不宜直接用于食品调味行业。因本品仅为培养微生物而制,不含任何食品所需的增香、增味添加剂,因这些添加剂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本品采用新鲜牛肉经自溶、蛋白酶水解、分离、浓缩等现代生物高新技术精制而成的一种可溶性膏状制品;
本品富含蛋白质、小肽、游离氨基酸以及b族维生素、核甘酸、微量元素等促长因子(尤其是我们使用了生物蛋白酶对牛肉进行水解,所以小肽和游离氨基酸比其他厂家的普通酸碱水解的生化级牛肉膏要高很多,从而使微生物更容易利用),是发酵工业中非常理想的高效生物氮源培养基;它能够显著提高菌种的生存率与繁殖率,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收得率。尤其对喜欢荤食的微生物,如各种细菌的培养具有极高的促生长效应。
牛肉膏主要用于细菌微生物培养基中。尤其是工业级酶解牛肉浸膏!
牛肉浸膏图片实物
四、牛肉膏的作用
牛肉膏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发酵及各种培养基的制备。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用最广泛和最普通的细菌基础培养基,有时又称为普通培养基。由于这种培养基中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营养物质,所以可供作微生物生长繁殖之用。基础培养基含有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
在当中它起的主要作用是补充蛋白胨以及其它氮源的营养不足,一般的用量为0.3%~0.5%。牛肉膏当中含有肌酸、肌酸酐、多肽类、氨基酸类、核苷酸类、有机酸类、矿物质类及维生素类的水溶性物质。
扩展资料
日前,广东省政协委员李汴生表示,媒体的监督报道对推进食品安全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不科学、不客观、不全面的媒体报道,夸大食品安全危害,制造了冤假错案。李汴生建议,媒体或管理部门应设立食品专家监审,今后涉及食品安全的报道,应通过监审的审核。(1月29日《南方日报》)
最近一两年,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报道,都被不少官员贴上了“媒体过度炒作”的标签。比如,2011年有关官员曾表示,圣元奶粉、皮革奶、牛肉膏等事件被媒体夸大了;2012年又有官员表示,自己不赞成媒体对“致癌牛奶”等进行过度炒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肉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