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监测(疾病监测的定义)
一、疾病监测的种类
不同国家规定的监测病种有所不同。WHO将疟疾、流感、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回归热列为国际监测的传染病。中国根据中国情况又增加了登革热。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卫生部已把艾滋病列为国境检疫监测的传染病。1989年公布的中国第一部《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实行分类管理。传染病主要监测内容有:
⑴监测人群的基本情况:即了解人口、出生、死亡、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教育水准、居住条件和人群流动的情况。
⑵监测传染病在人、时、地方面的动态分布,包括做传染病漏报调查和亚临床感染调查。
⑶监测人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
⑷监测传染病、宿主、昆虫媒介及传染来源。
⑸监测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及耐药情况。
⑹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⑺开展病因学和流行规律的研究。
⑻传染病流行预测。目前有些国家已将监测范围扩大到非传染病。监测内容根据监测目的而异,包括出生缺陷、职业病、流产、吸烟与健康,还有营养监测、婴儿死亡率监测、社区和学校的健康教育情况监测、食品卫生、环境、水质监测等等,范围极广。
中国部分地区已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高血压、出生缺陷等非传染病开展了监测。例如由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牵头组织了中国16省市、19个监测区的多省市大协作,对心血管病发展趋势及其决定因素进行监测。天津市开展了以“肿瘤、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为重点的非传染性“四病”的防治研究等。
二、疾病监测的定义
疾病监测(surveillance of diseases)又称流行病学监测(epidemiological surveillance)。有系统的疾病监测工作本世纪40年代末开始于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68年第21届世界卫生大会(WHA)讨论了国家和国际传染病监测问题。70年代以后,许多国家广泛开展监测,观察传染病疫情动态,以后又扩展到非传染病,并评价预防措施和防病效果,而且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角度发展向生物-心理-社会方面进行监测。中国于1979年在北京、天津试点,以后逐步推广。
疾病监测是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疾病的动态分布和影响因素的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疾病的动态分析不仅指疾病的时间动态分布,也包括从健康到发病的动态分布和地域分布。其影响因素包括影响疾病发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疾病监测只是手段,其最终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
三、疾病监测的种类有哪些
疾病监测的种类有:
(1)传染病监测:
①收集人口学资料,传染病的发病和死亡及其分布,人群免疫水平,病原体的型别、毒力和耐药性等。
②动物宿主和媒介昆虫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其种类和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
③评价防疫措施的效果。
④研究另行因素和流行规律预测疫情。
(2)非传染性疾病:包括肿瘤、心血管疾病、职业病、出生缺陷等。
(3)其他公共卫生监测:包括环境监测、营养监测、婴儿与产妇死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计划生育监测等。
四、疾病监测的3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简述疾病监测的3个基本特征。
答:疾病监测的3个基本特征:(1)只有长期、连续、系统的收集资料,才能发现疾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2)只有将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析,才能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
(3)只有将信息及时上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并反馈给有关单位,才能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发挥作用。
校的信息很及时,也更新的很快,让我们能随时掌握资讯,赞一个!
感谢校《英语(二)》的老师,英语对于我来说很难,但报课之后,跟着老师讲课的进度来学习,感觉就是不一样,自己似乎都能听懂,很感谢你们这个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