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简易取法大全(太白针灸视频教学)
一、太白穴在什么位置
太阳穴的位置在目外眦,就是外眼角和眉梢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压太阳穴的时候,有明显的酸胀地感觉,这就是太阳穴的位置。太阳穴在中医经络学上被称为‘经外奇穴‘’,也是最早被各家武术拳谱列为要害部位的‘’死穴‘’之一。太阳穴是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在临床上也是经常用它来治疗,比如头痛,眼睛干涩,疼痛,以及中风,面瘫,口眼歪斜这些病症,都会用的太阳穴。现在医学证明,打击太阳穴,可使人短暂晕倒或造成脑震荡使人意识丧失。
二、求太白穴位置图
太白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
三、怎么才能找到太白穴位置
太白穴太白,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穴位取穴法: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疾病: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湿疹。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太白穴 Tài bái(SP3)
〖穴位取穴法〗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骨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
〖附注〗足太阴经所注为“输”;脾经原穴。
太白穴俞穴,属土,足太阴原穴。
〖别名〗大白穴。
〖穴义〗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蒸升。
〖名解〗
(1)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大白名意与太白穴同,大,通太。
(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4)足太阴原穴。原,本原也。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而本穴的蒸升之气同合于足太阴脾经的气血特性,且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故为足太阴原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由天之下部上行于天之上部。
〖功能作用〗生发肺性阳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四、怎样按太白的准确位置
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按揉太白穴能够有效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达到止泻及促进物质转化的目的。按揉时取坐位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侧太白穴,以穴位处感到微微酸痛为度,反之亦然。不必用太大的力气,每天坚持3~5分钟。
名称释义
1、太白穴。太,大也。白,肺之色也,气也。太白穴名意指脾经的水湿云气在此吸热蒸升,化为肺金之气。本穴物质为大都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受长夏热燥气化蒸升,在更高的天部层次化为金性之气,故名太白穴。
2、脾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化为阳气蒸升于更高的天部层次,为脾经经气的重要输出之穴,故为脾经俞穴。脾经俞穴。
3、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的气血变化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吸热后蒸升,表现出脾土对肺金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秋高气爽却哈欠连天?解“秋乏”常按三穴位、百度百科--太白
上一篇:电泳工艺流程(DNA电泳)
上一篇:咖丁药物(最安全的匹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