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专业提供药品招商、药品代理、医药招商、保健品招商、医疗器械招商、医药原料供求的网络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药企业

我国棘球蚴病各省比例(棘球蚴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

时间:2023-10-31作者:fangzhe8666分类:医药企业浏览:100评论:0

一、细粒棘球蚴病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疾病别名 4疾病代码 5疾病分类 6疾病概述 7疾病描述 8症状体征 9疾病病因 10病理生理 11诊断检查 12鉴别诊断 13治疗方案 14并发症 15预后及预防 16流行病学附: 1细粒棘球蚴病相关药物 1拼音

xì lì jí qiú yòu bìng

2英文参考

echinococcosis granulosa又称囊型包虫病(cystic echinococcosis)。

3疾病别名

囊型包虫病,囊尾蚴病,echinococcus granulosus,cystic hydatiddisease,cystic echinococcosis

4疾病代码

ICD:B67.4

5疾病分类

感染科

6疾病概述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granulosa)是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绛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又称为囊型包虫病。人遭感染主要与环境卫生以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患者以农民与牧民为多,少数民族较汉族为多。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至青壮年期才出现明显症状。男女发病率明显差别。

7疾病描述

细粒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granulosa)是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绛虫的幼虫所致的疾病,又称为囊型包虫病。狗是其终宿主,羊、牛是其中间宿主,故本病流行于畜牧区,人因误食虫卵也可成为其中间宿主,发生包虫病。包虫囊肿在肝脏内最多见,肺部次之,脑、骨骼等其他脏器偶尔也被侵犯。

8症状体征

囊型棘球蚴病的潜伏期冗长,从感染至发病为10~20年或更长。临床表现视其寄生部位,囊肿大小与有无并发症而异。病程早期无自觉症状,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1.肝囊型包虫病最为常见,多位于右叶(80%~85%),常接近肝脏表面,故主要症状是右上腹或上腹部无痛性肿块,表面光滑,质度较坚。极少数患者(2%~3%)叩诊时可触到包虫震颤,因子囊互相撞击引起囊壁震动所致。巨大肝右叶包虫囊患者的肝脏左叶常有代偿性肿大。左叶包虫囊的体征出现较早且较显著。肝脏右叶顶部的包虫囊向上生长引起膈肌升高,使运动受限。肝包虫囊向下生长,位于肝门附近偶可压迫胆总管引起黄疸,或压迫门静脉引起门脉高压症:脾肿大,食管下段静脉曲张或腹水,但较少见。肝包虫病主要并发症有感染(16.2%~26.9%)和破裂(4.3%~11.5%),两者常互为因果:

(1)细菌感染大多来自胆管,也可因外伤或穿刺引起。临床上有发热,肝区疼痛,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肝脓肿。但由于外囊囊壁较厚、细菌与毒素不易吸收入血,故毒血症症状较轻。肝右叶顶部包虫囊感染,除膈肌抬高,运动受阻外,也可引起反应性胸膜炎与积液。

(2)肝包虫囊穿破是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包虫囊内张力甚高,诊断性穿刺无不引起囊液外溢。包虫囊破裂也可因外伤引起。大量囊液破入腹腔或胸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并使囊液中头节播散移植至腹腔或胸腔内产生多发性继发包虫囊肿。

2.肺囊型包虫病以右肺(2/3)较左肺多,下中叶较上叶多。早期肺包虫囊较小,患者无自觉症状,常在胸部X线透视时发现。肺包虫囊逐渐长大则可引起胸痛、咳嗽、痰血等症状,胸痛为持续性隐痛。痰中带血亦较常见(约1/3),偶尔包虫囊肿破裂时可发生大咯血。约1/3患者包虫囊穿破至支气管。穿破时患者突然发生阵发性呛咳,呼吸困难,咯出大量水样囊液与粉皮状角皮膜以及咯血,偶尔因大量囊液溢出与堵塞引起窒息。并发感染时,患者有发热、咳脓痰等症状。

3.脑囊型包虫病发病率在1%左右,多见于儿童,以顶叶为常见,大多伴有肝与肺包虫病。临床症状为头痛、视神经盘水肿等颅内高压症,常有癫痫发作。脑电图可见局限性慢波。颅脑CT扫描及磁共振影像可见大的囊肿阴影,有定位与定性诊断价值。

其他器官的细粒棘球蚴病如脾、肾、骨等主要表现为占位性囊肿引起的压迫症状,几乎都伴有肝或肺包虫病的症状。

9疾病病因

细粒棘球绛虫是各种绛虫中体积最为细小者,寄生在狗的小肠内,虫体长2.5~6mm,由头节、颈部、未成熟节片、成熟节片与妊娠节片各一个组成。头节呈梨形,有顶突与四个吸盘。顶突富含肌肉组织,伸缩力强,其上有两圈大小相间呈放射状排列的小钩共28~48个(通常30~36个)。成节的结构与带绛虫相似,生殖孔位于节片一侧的中部偏后。睾丸45~65个,分布于生殖孔的前后方。孕节最长大,等于体长的一半,其生殖孔开口于节片一侧中部,子宫有不规则的分支和侧支(又称侧囊),其内充满虫卵(200~800个),在肠内或肠外破裂后释出虫卵。

虫卵呈圆形,棕黄色,有双层胚膜,内有辐射纹,含六钩蚴,其形态与牛肉绛虫和猪肉绛虫卵相似,不易区别。虫卵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室温水中存活7~16天。干燥环境中可存活11~12天,0℃时可存活116天。在蔬菜与水果中不易被化学杀虫剂杀死。煮沸与直射阳光(50℃)1h对虫卵有致死作用。

虫卵不断随狗粪排出体外,污染其皮、毛、牧场、畜舍、蔬菜、土壤、水源等。虫卵被羊或其他中间宿主吞食后,经消化液作用,在十二指肠内孵化,六钩蚴侵入肠壁末梢静脉,随门静脉血流,侵入肝脏与其他内脏器官,形成包虫囊。包虫囊被狗吞食,其中的头节在狗小肠内经3~10周发育为成虫。

细粒棘球蚴呈囊状。囊壁分外面的角皮层和内面的生发膜(胚层)。囊内有无色透明液,其中含少量蛋白,成分与脑脊液相似。角皮层为白色半透明膜,分层状如粉皮,由生发膜细胞的分泌物组成,有保护生发膜的作用。生发膜为虫体本身,具有显著繁殖能力,可向内芽生,形成生发囊(育囊)与原头蚴。生发囊有蒂与生发膜相连接,在其囊壁内面生发膜又形成许多原头蚴。原头蚴从囊壁破入囊液中,称为囊砂,为肉眼可见的白色细小颗粒。子囊系脱落的生发囊,游离在囊液中。子囊的结构与母囊相同,又可形成生发囊(孙囊)。如此祖孙叁代同时存在于一个包虫囊内。在较老的包虫囊中可有数百个子囊与数以万计的原头蚴。生发膜偶尔亦可向外疝出生长为外生囊,位于角皮层与宿主包膜之间。有的包虫囊不产生子囊,甚至不产生原头蚴,称为不育囊。包虫囊大多数为单房性,呈多房性蜂窝状者为泡球蚴,系另一种。

细粒棘球绛虫的终宿主与中间宿主的范围很广。在我国主要是狗与羊之间的家畜生活循环。成虫在狗小肠中寄生5~20个月或以上。除上述家畜间生活循环外,还存在以狼、狐等为终宿主以及野生有蹄动物为中间宿主的生活循环,故本病也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10病理生理

细粒棘球绛虫的虫卵从口进入后,经胃肠消化液的作用,孵出六钩蚴。侵入组织的部分六钩蚴被局部细胞包围而消灭,部分仍存活而发育。六钩蚴首先随门静脉血流侵入肝脏,大多数在肝内形成包虫囊;少数六钩蚴通过肝脏血窦、肝静脉、右心侵入肺脏;通过肺微血管、左心进入系统循环者可波及全身各器官,故包虫可寄生于人体任何部位。据甘肃省人民医院426例与国内综合报告895例分析,包虫囊在体内分布为:肝75%~78%;肺8.5%~14.5%;脑0.2%~0.3%;脾1.3%~2.7%;肾0.3%~0.4%;骨骼0.2%~0.9%;女性盆腔1.9%~3.3%。小儿包虫囊体内的分布与成人有差别,脑包虫病占3.5%~4.3%。肺包虫囊发生率也较高。六钩蚴在肝脏内沉着后第4天发育至40μm直径大小,并开始出现囊腔;第3周可见囊泡,直径达250μm;第5个月达1cm,并分化为角皮层与生发膜。此后生长速度约1mm/月,或1cm/年。包虫囊一般达10cm才出现症状;达20cm时出现囊性包块。肺包虫囊生长速度较快,1年可增长4~6cm。

包虫囊肿分内外两囊,内囊即包虫囊,外囊为宿主的纤维包膜,两者之间仅有轻度粘连。肝包虫囊一般为大囊肿。囊液达数百至数千毫升。包虫囊可因械性或化学性(胆汁)损伤或衰老而退化,此时外囊逐渐增厚,并可发生钙化。成人患者90%以上的肝包虫囊含子囊,而儿童90%以上不含子囊,主要与虫龄有关。

包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因囊肿占位性生长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肝包虫囊逐渐增长时,肝内胆小管受压迫,并被包入外囊壁中,有时胆小管因压迫性坏死破入囊腔,使子囊与囊液染成黄色,并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肺包虫囊大多不含子囊,亦可破入支气管,角皮层旋转收缩,使内面向外翻出,偶尔使生发层与头节及囊液一起被咳出,亦易并发细菌感染。如果包虫囊破入细支气管,由于空气进入内外囊之间,则可呈新月状气带。如果包虫囊大量囊液与头节破入体腔(腹腔与胸腔)可引起过敏性休克与继发性包虫囊肿。

11诊断检查

诊断:凡在流行区有与狗密切接触史,包虫皮内试验与血清免疫学试验阳性者提示有包虫感染。肝脏B超与CT扫描发现有囊肿有助于诊断,但需与非寄生虫性囊肿如先天性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相鉴别。肺包虫囊破入支气管,患者咳出粉皮样物质,显微镜下查到粉皮样膜状物、头节或小钩可确定诊断。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高。

2.免疫学检查

(1)皮内试验(Casonis试验):用人或羊包虫囊液抗原0.1~0.2ml皮内注射,15min后局部丘疹明显增大,周围红晕,可有伪足出现(即刻反应);12~24h后继以皮下红肿与硬结(延迟反应)。该试验操作简便、快速,但可有假阴性与假阳性反应,阳性率达70%~95%,与结核病、囊虫病与肺吸虫病可有交叉反应。

(2)血清免疫学试验:包括琼脂扩散、对流免疫电泳、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电转印迹(enzymelinkedimmunoelectrotransferbolt,EITB)等,其中以ELISA与EITB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较高,可检出血清中抗体水平低的患者。上述各种血清免疫学试验的阳性率以肝包虫较肺包虫病高;包虫囊破裂者较完整者高;多发性包虫囊患者较单个者高,但与囊虫病可呈交叉反应。

(3)循环抗原测定:循环抗原的检出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存在着敏感性低、特异性差的缺点,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能提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常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

我国棘球蚴病各省比例(棘球蚴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是)

其他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具有简便、快速、无损伤的优点,可见肝内边缘清晰的圆形囊肿,可测定其部位、大小与数目,有时可见母囊中子囊与囊中头节光点。

2.X线检查肺包虫囊患者X线胸片可见大小不一、孤立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均质的阴影。

3.CT影像检查肝与肺细粒棘球蚴病可见边缘光滑均质的囊性阴影。对包虫囊的准确定位,大小测量和计数均为可靠。

4.MRI检查包虫囊病灶在T1加权像上呈均一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在质子密度像上大部分呈低信号,部分呈等信号。在囊性包虫病诊断上,与CT相比并无更多优越性。

12鉴别诊断

需与非寄生虫性囊肿如先天性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相鉴别。

13治疗方案

巨大的肝细粒棘球蚴病应采取手术摘除。手术前后应服用阿苯达唑治疗,以杀死原头蚴,可防止播散与复发。手术时先抽尽囊液,切开囊腔取尽子囊,并将内囊摘除。手术时不宜注射甲醛溶液,因为有并发硬化性胆管炎的可能。肺包虫囊亦采用内囊摘除术,如果囊肿较大,并发支气管扩张等可做肺叶切除术。肝与肺包虫囊手术时均应防止囊液大量外漏,以免产生过敏性休克。

药物治疗:20世纪70年代后期采用的甲苯达唑,现已被阿苯达唑所替代。动物实验证明,它有杀死原头蚴作用外,并可破坏生发层。本药对不能手术治疗患者有一定疗效,其主要适应证为:①播散性继发腹膜与胸膜多发性包虫囊肿。②多器官(肝、肺、脑)或同一器官多发性包虫囊患者。③肺或肝包虫囊患者手术后复发不能耐受或拒绝再次手术者,阿苯达唑治疗细粒棘球蚴病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与包虫囊肿大小、囊壁厚薄有密切关系,对病程短、早期、小的壁薄的包虫囊的效果较好。因此,防治包虫病应强调流行区人群采用肝B超普查,发现早期患者,及时治疗,可能减少或避免外科手术。阿苯达唑的最适合治疗剂量与疗程有待探索。一般采用20mg/(kg?d),分2次服用。治疗期限应根据包虫囊肿大小(B超扫描随访),以连续服用1年或以上为宜。本药副作用少而轻。长期服用对肝、肾、心与造血器官均未见显著损害,偶有引起可逆性白细胞减少与一过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该药的动物试验证明有胚胎毒与致畸作用,故孕妇禁忌。

14并发症

肝包虫病主要并发症有感染(16.2%~26.9%)和破裂(4.3%~11.5%),可发生大咯血。

15预后及预防

预后: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脑囊尾蚴病的预后十分重要,并可完全治愈,不留后遗症。

预防:改善环境卫生,培养良好卫生习惯,饭前洗手。食物应煮熟,不饮生水、生奶,不吃生菜。避免与狗密切接触,对儿童尤为重要。

1.卫生宣传教育宣传包虫病对人畜的严重危害性、感染方式以及其防治措施等。

2.控制传染源广泛宣传养狗的危害性。因为狗不仅可以传播包虫病,还可传染狂犬病、黑热病、蛔虫病等。野狗应予捕杀。必须留养的狗如牧羊狗、警犬等应予登记,定期检疫。在包虫病流行区,狗应定期服驱虫药如吡喹酮5mg/kg体重,顿服。1次/6周。狗粪也应作无害化处理。

3.做好家畜放牧与饲养狗舍应与羊圈分开。重视饲料卫生与畜舍清洁。推行四季轮流划区放牧,可减少感染。人畜应分塘用水,防止水源污染。

4.严格执行兽医卫生监督加强肉类检验制度,把病羊内脏深埋或烧毁,或者经煮熟后再作牧羊狗的饲料。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将病羊生内脏喂给狗吃。

16流行病学

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疾病。在全世界分布甚广,主要流行于高原和气候寒冷的牧区与半牧区。我国主要流行或散发在西北、华北、东北以及西南广大农牧区约23个省(市、自治区),以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西藏、四川西北部、陜西为多见。在西北5省、自治区流行区,人群患病率在0.6%~4.5%之间,人群中最易感染者为学龄前儿童。

本病是动物源性疾病(zoonosis)。包虫病不仅危害人体健康,家畜如绵羊等感染率很高,严重者使肉、毛、油、乳等畜产品减产,造成畜牧经济的巨大损失,因此本病具有重要的医学和兽医学意义。

1.传染源狗是细粒棘球绛虫最适宜的终宿主和主要传染源。在流行区,狗的感染率一般为30%~50%。此外,猪肠内也发现本虫感染。至于狼、狐等则主要是野生动物中间的传染源。狗由于吞食绵羊等含包虫囊的内脏,感染常很严重,肠内寄生虫数可达数百至数千条,其妊娠节片具有活动能力,可爬在皮毛上,并引起***发痒,当狗舐咬时把节片压碎,粪便中虫卵常污染全身皮毛,故与其密切接触,甚易遭到感染。

2.传播途径直接感染是由于人与狗密切接触,其皮毛上虫卵污染手指后经口感染。如狗粪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尤其人畜共饮同一水源,也可造成间接感染。在干旱多风地区,虫卵随风飘扬,也有经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在畜牧地区,绵羊是主要中间宿主,犬羊循环株是最主要的病原。绵羊感染率一般为50%,重者达90%~100%。羊群在放牧过程中,常需养狗防狼。狗粪中虫卵污染牧草或羊饲料,病羊内脏喂狗,使羊和狗相互感染而完成家畜间生活循环。青海、甘肃、陜西、西藏、四川等地的牦牛感染率也很高。此外,其他家畜如猪、山羊、黄牛和骆驼等以及啮齿动物如高原鼠兔(黑唇鼠兔)也是细粒棘球蚴病的自然中间宿主。此外,在我国西北畜牧地区,羊和狗常集居一起,羊的皮毛可染有虫卵,也可成为传播媒介。

3.人群易感性人遭感染主要与环境卫生以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患者以农民与牧民为多,少数民族较汉族为多。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至青壮年期才出现明显症状。男女发病率明显差别。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细粒棘球蚴病相关药物阿苯达唑颗粒

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常用量蛔虫及蛲虫病...

阿苯达唑胶囊

虫、蛲虫、旋毛虫等线虫病外,还可用于治疗囊虫和包虫病。【用法用量】口服。1.成人常用量蛔虫及蛲虫病...

阿苯达唑片

二、棘球蚴病的介绍

棘球蚴病又称为包虫病。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致的慢性寄生虫病。本病的临床表现视包虫囊部位、大小和有无并发症而不同。长期以来,包虫病被认为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称之为动物源性疾病。根据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称之地方性寄生虫病;在流行区带有职业性损害的特点,被列为某些人群的职业病;从全球范围讲包虫病为少数民族或宗教部落所特有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三、棘球蚴的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也称包虫病(hydatid disease),是人体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或称包虫)所致的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棘球蚴主要有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及泡状(或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alveolaris)两种,我国以前者较为常见。棘球蚴病史一种人兽共患病,主要侵犯肝脏,其次是肺,其他部位也可受罹。本病几乎遍布全世界,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一)病原

在犬小肠内的棘球绦虫很细小,长2—6毫米,由一个头节和3—4个节片构成,最后一个体节较大,内含多量虫卵。含有孕节或虫卵的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或草场,牛、羊、猪、人食入这种体节或虫卵即被感染。虫卵在动物或人这些中间宿主的胃肠内脱去外膜,游离出来的六钩蚴钻入肠壁,随血流散布全身,并在肝、肺、肾、心等器官内停留下来慢慢发育,形成棘球蚴囊泡。犬届动物如吞食了这些有棘球蚴寄生的器官,每一个头节便在小肠内发育成为一条成虫。

棘球蚴囊泡有三种,即囊单房、无头囊和多房囊棘球蚴。前者多见于绵羊和猪,囊泡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由豌豆大到人头大,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触摸有波动感,囊壁紧张,有一定弹性,囊内充满无色透明液体;在牛有时可见到一种无头节的棘球蚴,称为无头囊棘球蚴。多房囊棘球蚴多发生于牛,几乎全位于肝脏,有时也见于猪;这种棘球蚴特征是囊泡小,成群密集,呈葡萄串状,囊内仅含黄色蜂蜜样胶状物而无头节。在牛,偶尔可见到人型棘球蚴,从囊泡壁上向囊内或囊外可以生出带有头节的小囊泡(于囊泡),在于囊泡壁内又生出小囊泡(孙囊泡)。因而一个棘球蚴能生出许多于囊泡和孙囊泡。

(二)症状

临床症状随寄生部位和感染数量的不同差异明显,轻度感染或初期症状均不明显。牛肝部大量寄生棘球蚴时,主要表现为病牛营养失调,反刍无力,身体消瘦;当棘球蚴体积过大时可见腹部右侧臌大,有时可见病牛出现黄疽,眼结膜黄染。当牛肺部大量寄生时,则表现为长期的呼吸困难和微弱的咳嗽;听诊时在不同部位有局限性的半浊音灶,在病灶处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若棘球蚴破裂,则全身症状迅速恶化,体力极为虚弱,通常会窒息死亡。

四、棘球蚴病简介

这是一个关于棘球蚴病的开放分类,共收录词条3个(含子类)。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包虫病(echinococcosis)。是人体感染棘球绛虫的幼虫所引起的疾病。全球寄生人体的棘球绛虫幼虫共有4种,我国流行的有两种:细粒棘球绛虫幼虫引起细粒棘球蚴病(囊型包虫病)和多房棘球绛虫引起的多房棘球蚴病(泡型包虫病);棘球绛虫成虫寄生在犬、狼等动物肠腔,虫卵污染草原,羊等食草动物吞食虫卵后,虫卵孵化出六钩蚴入侵动物内脏,形成包囊,食草动物内脏被犬、狼吞食后在肠道发育为成虫,完成生活史;人体食入棘球蚴虫卵后,六钩蚴通过门静脉进入人体脏器,成为包虫病。

包虫病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需要报告疫情。

细粒棘球绛虫以狗、狼为终宿主,羊、猪、骆驼、牛为中间宿主。多房棘球绛虫以狼、狐貍、狗为终宿主,啮齿动物,主要是田鼠为中间宿主,它是一种动物源疾病。在牧区狗吞食棘球蚴的家畜脏器而感染,虫卵随狗的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这些卵对低温和化学药物都有很强的抵抗力。虫卵可经手、食物、饮料进入人体,寄生于肝、肺等器官,也可累及皮肤和肌肉组织,因此它是人畜共患的流行性寄生虫病。

包虫病呈世界性流行,分布广泛,主要以牧区为主;我国草原牧区是包虫病流行区。主要发生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西藏及四川西部等地,有的牧区牧民感染率可高达7%以上。我国1905年首先在青岛发现本病。棘球蚴病临床表现高度多样性并反映了幼虫的位置和大小,绝大多数症状是因为幼虫虫体的机械压力或由于疱液流出引起异种抗体。囊包活检查到虫体可诊断。对已发病者,可外科手术摘除囊包。该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给畜牧业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失。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