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专业提供药品招商、药品代理、医药招商、保健品招商、医疗器械招商、医药原料供求的网络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药招商

什么是抗敌素

时间:2023-11-03作者:fangzhe8666分类:医药招商浏览:87评论:0

一、黏菌素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黏菌素说明书 3.1药品名称 3.2英文名称 3.3黏菌素的别名 3.4分类 3.5剂型 3.6黏菌素的药理作用 3.7黏菌素的药代动力学 3.8黏菌素的适应证 3.9黏菌素的禁忌证 3.10注意事项 3.11黏菌素的不良反应 3.12黏菌素的用法用量 3.13黏菌素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3.14专家点评 4黏菌素中毒 4.1临床表现 4.2治疗要点 5参考资料附:*黏菌素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拼音

nián jūn sù

2英文参考

Acrasi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黏菌素说明书 3.1药品名称

黏菌素

3.2英文名称

Acrasin

3.3黏菌素的别名

多黏菌素E;哥利迈仙;抗敌素;可立斯丁;可利迈仙;黏杆菌素;Polymyxin E;Colimycine;ColimycinS;Colistin;Colistinum;ColyMycin S;Kangdise;Colistin

3.4分类

抗生素>多肽类

3.5剂型

12.5万U,25万U,50万U,100万U,300万U;

2.注射用黏菌素:100万U;

3.黏菌素硫酸盐注射剂(黏菌素硫酸盐1mg相当于3万单位):50万U。

3.6黏菌素的药理作用

黏菌黏菌素属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为一复合体,是从产孢子的多黏杆菌培养滤液中分离出的一组抗生素。有A、B、C、D、E五种不同的结构,由不同的菌株产生。多黏菌素A、C和D毒性较大,已淘汰,临床常用者为多黏菌素B和多黏菌素E。黏菌素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于细菌细胞膜,使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起杀菌作用。当黏菌素与细菌细胞膜接触时,其亲水基团与细胞外膜磷脂上的磷酸基形成复合物,而亲脂链则可立即插入膜内脂肪链之间,因而解聚细胞膜结构,导致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菌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外漏而造成细胞死亡。另外,黏菌素进入细菌细胞质后,也影响核质和核糖体的功能。黏菌素属窄谱抗生素,只对革兰阴性杆菌(变形杆菌属除外)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沙雷菌属、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属、布鲁菌属、霍乱埃尔托型以及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均对黏菌素耐药。黏菌素抗菌谱包括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真杆菌属、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及除脆弱类杆菌外的其他类杆菌。

3.7黏菌素的药代动力学

黏菌黏菌素口服很少吸收,皮肤创面也不易吸收。肌内注射后血药浓度也较低。成人肌内注射黏菌素甲烷磺酸盐,2h后达血药峰浓度。儿童单剂肌内注射黏菌素甲烷磺酸盐2.5mg/kg,1~2h后达血药峰浓度,约为5~7mg/L。药物吸收后在肝、脑、心、肌肉和肺组织中有一定的分布(在肺、肾、肝及脑组织中的浓度比多黏菌素B高),黏菌素分子量相对较大,不易渗入胸腔、关节腔和感染灶内,也难以透入脑脊液中。黏菌素蛋白结合率较低。成人消除半衰期约为6h,儿童消除半衰期约为1.6~2.7h;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可延长。药物在体内代谢缓慢,主要经肾脏排泄,肾排泄率可达60%。但给药后12h内仅有0.1%经尿液排出,随后才逐渐增加。连续给药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连续给药尿药浓度可达20~100mg/L)。黏菌素不经胆汁排泄,未排泄药物在体内缓慢灭活。因黏菌素分子量较大,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难以消除药物。

3.8黏菌素的适应证

1.适用于治疗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变形杆菌除外)引起的严重感染。如铜绿色假单胞菌败血症、铜绿色假单胞菌脑膜炎、大肠杆菌性肠炎、泌尿道感染等。

2.口服用于白血病伴中性粒细胞缺乏者的细菌感染预防。

3.口服还可用于肠道手术前准备,以抑制肠道菌群。

4.外用于烧伤和外伤引起的铜绿色假单胞菌局部感染和耳、眼等部位敏感菌所致感染。

3.9黏菌素的禁忌证

尚不明确。

3.10注意事项

1.(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长期用药时应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

3.11黏菌素的不良反应

1.肾毒性为黏菌素最突出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2.2%(发生率比多黏菌素B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最明显,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毒性进一步加重时可出现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升高,直至急性肾小管坏死,但停药常可恢复。肾毒性一般发生在用药后4天内,有时停药后肾损害仍能继续加重。

2.神经毒性:轻者表现为头晕、面部麻木和周围神经炎,严重时出现意识混乱、昏迷、共济失调等。也可出现可逆性神经肌肉阻滞,症状发生迅速且无先兆。神经毒性发生时间与肾毒性相似,停药后可消失。

3.过敏反应: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瘙痒、皮疹和药物热等过敏症状,气溶吸入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4.胃肠道反应:口服黏菌素后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5.局部反应:肌内或静脉给药时可致注射部位疼痛、硬结,严重者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6.其他:用药后偶诱发白细胞减少和肝毒性。

3.12黏菌素的用法用量

1.(1)口服给药:每天100万~150万U,分2~3次服用;重症时剂量可加倍;(2)肌内注射:黏菌素硫酸盐,每天100万~150万U;(3)静脉滴注:黏菌素硫酸盐,每天100万~150万单位;(4)鞘内给药:每天1次,每次5mg,共3~4天;以后每次5mg,隔日1次。至少维持到脑脊液培养转阴,糖含量恢复正常2周后;(5)局部给药:1万~5万U/ml,用氯化钠注射剂溶解,涂于患处;(6)肾功能不全时剂量:黏菌素的肾毒性与剂量相关,因此,应根据肌酐清除率或血中肌酐水平提示的肾功能情况来调整剂量。①肌酐清除率正常或>正常80%,每天2.5~3mg/kg;②肌酐清除率为正常80%至>正常30%,第1天2.5mg/kg,以后每天1~1.5mg/kg;③肌酐清除率<正常30%,第1天2.5mg/kg,以后每2~3天1~1.5mg/kg;④无尿时,第1天2.5mg/kg,以后每5~7天1mg/kg。

2.儿童:(1)口服给药:每天量2万~3万U/kg,分2~3次服用。(2)肌内注射:多黏菌素E硫酸盐,每天2万~3万U/kg;(3)静脉滴注:多黏菌素E硫酸盐,每天2万~3万U/kg;(4)鞘内给药:①对2岁以上儿童:每天1次,每次5mg,共3~4天,以后每次5mg,隔日1次。以上至少维持到脑脊液培养转阴,糖含量恢复正常2周后;②对2岁以下儿童:每次2mg,每天1次,共3~4天;或2.5mg,隔日1次。以上至少维持到脑脊液培养转阴,糖含量恢复正常2周后;(5)局部给药:1万~5万u/ml,用氯化钠注射剂溶解,涂于患处。

3.13药物相互作用

1.黏菌素与利福平合用呈协同抗菌作用。

2.黏菌素与磺胺类药和(或)TMP联合应用,可增强黏菌素对大肠杆菌、肠杆菌属、肺炎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敏感菌的抗菌作用。且联用时对耐黏菌素的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也呈协同抗菌作用。

3.黏菌素与能酸化尿液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4.黏菌素低浓度时能促进四环素透过真菌细胞膜而抑制其蛋白合成。

5.黏菌素与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甲氧西西林等同用可增加肾毒性。

6.黏菌素与头孢噻吩同用易发生肾毒性。

7.黏菌素与箭毒、肌肉松弛剂和***同用可增强其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3.14专家点评

黏菌素为慢效杀菌剂,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均有杀菌作用。黏菌素的抗菌谱与多黏菌素B相似,但抗菌活性稍弱于后者。

4黏菌素中毒

[1]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有A、B、C、D、E五种成分,其中多黏菌素B(阿罗多黏)和多黏菌素E,应用于临床,因其对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毒性,即使应用治疗剂量也可发生,很少全身用药。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口服不吸收,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应用于创面、尿路以及眼、耳、气管部位的感染。应用<3mg/(kg·d)即可发生肾毒性,>3~4mg/(kg·d)即可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常用量:肌肉注射每天2.5~3mg/kg,分次给药。每4~6h用药1次;静脉滴注每天1.5~2.5mg/kg,分2次,每12h 1次,缓慢滴注。

4.1临床表现

1.肾毒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坏死时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低血氯等电解质紊乱,停药1~2周肾脏损害可继续发展。

2.神经系统的毒性发生率为7%,肾损时发生率可高达80%。在用药开始或每次给药后出现眩晕、软弱、嗜睡、皮肤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手足麻木、舌麻、眼花、复视、眼球震颤、步伐不稳、共济失调等;尚可发生与剂量有关的、无先兆的呼吸麻痹。少数患者应用中发生耳蜗神经损害,引起耳聋。

3.鞘内注射超过10mg可引起明显的脑膜***症状:头痛、颈强直、呕吐、发热,脑脊液中可见蛋白增高、细胞数增多,严重者下肢瘫痪、二便失禁、抽搐等。

4.静脉给药可发生静脉炎。

5.偶见暂时性白细胞减少、肝脏毒性和二重感染。

6.有皮疹、药物热等反应发生的报道,偶有发生过敏性休克。曾报道1例严重哮喘患者在雾化吸入本药的支气管扩张剂时哮喘发作加重,导致呼吸衰竭。

4.2治疗要点

1.本药过量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2.如果出现呼吸麻痹,立即予以人工呼吸,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用新斯的明无效。

3.透析疗法不能清除本类药物,当发生急性肾衰竭时,可予透析治疗。

二、怎样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

一、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

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具有促进和抑制肠道内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抑制肠道微生物产生氨、酚类、芳香族化合物及胆酸的生物学转化等不利生产性能发挥的代谢产物。同时并可预防临床不明显的肠道炎症,保证肠壁良好的通透性,促进肠壁血液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从而对促进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有良好的作用。大量的试验与应用结果显示,单独使用黄霉素、盐霉素等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日增重2%--15%,提高饲料报酬1%--10%,提高胴体瘦肉率4.4%,眼肌面积扩大9.8%,母猪受胎率提高7%,窝产仔数增加0.4头,并对痢疾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如果采用下列措施,效果更加明显:

1、抗生素之间配合使用:许多试验结果证实,抗生素之间配合使用,由于扩大了抗菌谱范围,比单独使用某一品种抗生素效果更好。据报道,杆菌肽锌与多粘菌素以5:1的比例配合使用,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明显,作用效果均提高2—4倍。从仔猪日增重和腹泻率分析,添加土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喹乙醇或土霉素+阿散酸+痢特灵均显著高于杆菌肽锌+痢特灵或金霉素+磺胺嘧啶组。从猪的生产性能及腹泻率情况分析,添加洛克沙胂+喹乙醇对断奶仔猪饲养效果较好。目前国内常用的配方是抗敌素与杆菌肽锌,金霉素与黄霉素。而诺必达与黄霉素配合是出口肉鸡生产的最理想配方。

2、抗生素与饲用微生物联合或配伍使用:部分饲用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对促进动物的生产性能也比单独使用效果明显。在0—14日龄肉鸡饲料中添加金霉素,15—41日龄添加蜡样芽孢杆菌,全期生产性能比单独添加的效果好。用强力益生素与土霉素配伍试验也具有相似的效果。把抗生素carbox和酵母培养物配伍添加到仔猪料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两者配合使用对促进生产性能的发挥有良好作用,且仔猪增重随酵母培养物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3、抗菌剂与有机酸联合使用:抗菌剂与酸化剂联合使用,对促进动物,尤其是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也有良好作用。同时使用1.25%的柠檬酸和40mg/kg的泰乐菌素,仔猪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最高;酸化剂、高铜和抗菌剂配合使用对28日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效果是:酸化剂+抗生素+铜>抗生素+铜>抗生素+酸化剂。

4、抗菌剂与高铜配合使用:抗菌剂与高铜不仅都具有促进生长作用,而且两者配合使用有协同增效效果。在断奶猪日粮中分别添加高铜、金霉素或维吉尼霉素,各自改进增重22%、22%和17%,提高饲料报酬5.1%、8.9%和8.2%,而在添加金霉素或维吉尼霉素的基础上,再加高铜,可进一步提高增重10%--11%,饲料报酬提高2%--5%。

二、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可能产生的危害

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抗生素也不例外,尤其是自二十世纪50年代末发现病原菌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以来,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合理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产生的危害,但从许多事实说明,抗生素可能会产生下列三方面的副作用:

1、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细菌可通过三种方式获得耐药性,一是在细菌繁殖的二分裂阶段通过代与代之间进行传递;二是通过自发的基因突变产生;三是从附近其它的细菌细胞上获得耐用药性基因。虽然耐药性因子的传递频率只有10-6,但由于细菌数量大,繁殖快,仍易造成抗菌株的扩散蔓延。据报道,自1957年日本发现首例宋内氏志贺氏菌具有抗药性后,至1964年已发现有40%的流行菌株有四重或多重抗药性。日本1997年发生的O157大肠杆菌风波及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事件,已被证明与畜禽致病菌的耐药性有关。另外美国《新闻周刊》报导,仅1992年美国就有13300名患者死于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感染。路透社1999年2月还报导了美国科学家在肉鸡饲料中发现超级细菌,这种肠球菌对目前所有的抗生素具有耐药性。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目前虽然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是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引起,但上述细菌病的控制到目前复发的事实有力地说明了是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

2、在机体内残留,影响人和动物的免疫效果。长期使用,特别是滥用,会造成抗生素在机体的残留量增加。药物在机体内残留,一方面可能诱发产生耐用药菌,另一方面残留的抗生素又降低了免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控制疫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易产生致病菌的交叉感染:使用抗生素,尤其是超量使用,会破坏肠道内的微生物持态平衡,一方面使胃肠道内对抗生素敏感性强的微生物减少,而敏感性差的菌群趁机大量繁殖,引起微生物态失衡;另一方面体内的微生物被抗生素消灭后,为体外的微生物的侵入繁殖创造了条件,从而易产生致病的交叉感染。

三、科学使用抗生素的措施

抗生素在饲料中应用不当会产生不良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抗生素,以充分有效地发挥抗生素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避免和降低抗生素的不良影响,主要措施是:

1、合理地选用品种。抗生素种类繁多,在饲料中应用的作用和副作用各不相同,合理选用抗生素是应用好抗生素的前提,也是提高抗生素使用效果,降低副作用的重要因素。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就明确规定了可在饲料中长时间使用的抗生素品种和可用于防治疾病,通过混饲给药的抗生素品种。因此,在饲料中应用抗生素就必须选用规定中允许的品种,未经批准的药物特别是人类专用的抗生素不能选用,土霉素和金霉素等人畜共用抗菌素虽然未禁止使用,也要尽可能少选用,特别是动物生长后期不要选用。禽畜专用抗生素是专门研制、开发应用于动物的品种方面,作用效果较为显著,且残留量低,不易产生耐药性,是作为饲料添加剂较理想的品种,如杆菌肽锌、黄霉素等都是优先选择的药物。选用抗生素时还应根据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以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不能盲目选用高档以及进口的药物。市场上的同一饲用抗生素添加剂均有不同的商品名,在选用抗生素时应首先了解其有效成分及有效含量。

2、适当使用剂量。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对其作用效果影响较大,抗生素在饲料中的应用一般只是作为防病促生长刑,而不是作为治疗药物。因此,应科学和慎重地确定其使用剂量,添加量过少,达不到一定的药物浓度,对病原微生物起不到最低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达不到相应的防病和促生长效果;但用加量过大,作用效果则可能适得其反,还可能造成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严重失调,引起消化紊乱,并可能产生内中毒以及给疾病治疗带来困难等后果。因此,应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剂量,适量地添加抗生素是用好抗生素的关键,但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应用对象及其生理阶段,饲养场所以及季节区域等实际因素灵活确定。

3、科学的用药方案。同一环境中连续使用同一抗生素时,其促生长效果明显下降,长时间使用一种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降低作用效果。要提高抗生素的作用效果,就必须制定一个科学的用药方案。常用的用药方案有轮换用药、穿梭用药以及综合用药等。轮换用药是使用一种抗生素一定时间后,换用另一种抗生素,一般应有几种以上的药物轮换,且轮换的药物相互之间不能有交叉耐药性;穿梭用药是在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应用不同的药物;综合用药就是在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应用不同的药物,一定时间后再分别换用其它药物,也是综合轮换用药和穿梭用药。综合用药能较大限度地提高抗生素的作用效果和降低不良作用,是较为有效的用药方案。制定用药方案还应结合不同的抗生素品种,不同的动物品种、各生长阶段的特点、区域季节以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4、谨慎地联合用药。联合使用抗生素能扩大抗菌谱,增强抗菌作用,抗生素相互之间有四种作用,即相加作用、协同作用、颉颃作用和无关作用。联合使用抗生素就必须选择抗生素相互之间有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而不能有无关作用和颉颃作用。动物的育龄期和病弱的禽畜联用抗生素,可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而生长发育正常的动物使用一种抗生素一般就能起到明显的促生长效果,因而不提倡联用抗生素。联用抗生素虽然增强了抗菌作用,但抗生素的残留量增大,病原微生物的抗药性增强及微生物平衡体系破坏加重,因此抗生素的联用要特别谨慎为好。

5、严格的停药期。停止应用抗生素一段时间,动物体内残留的抗菌素可相继排出体外,加上药物自身半衰期的作用,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抗生素可大大地减少,因此,在动物上市前一段时间、产蛋期和泌乳期间应停止使用抗生素或使用没有停药期的抗生素,可大大降低抗生素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量,从而提高禽畜产品的卫生性和安全性,目前国内很多禽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就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抗生素的停药期而发生的。如果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并严格执行停药期,一般情况下应该不会发生药残超标。

6、先进的混合工序。抗生素的使用剂量一般每吨饲料中只有几克至几十克,因此,使用前一定要进行稀释预混,降低药物浓度,以确保药物在饲料中能混合均匀,保证药物均匀地发挥作用效果,并有效避免混合不均匀产生药物中毒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从而也可有效地避免和减少药物残留超标的发生。要对抗生素进行较好稀释就必须有先进的混合工序,一个先进的混合工序包括选用性能较好的混合机、根据药物选择适用的载体、正确的混合程序、充足的混合时间,科学的检验方法以及严格的管理监督措施等。

四、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抗生素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的不断认识,从保护健康与环境出发,不同的国家,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对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作了不同的限制。瑞典在1996年就开始禁止在猪饲料中使用抗生素促长剂,以望为消费者提供“天然的猪肉”;美国对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的反应不如欧盟国家强烈,但采纳了欧盟国家禁用抗生素的积极方面,由美国FDA、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农业部协作成立了国家抗生素的抗药性检控体系,一旦发现耐药性产生,便启动相应的法律禁止使用。我国已制定发布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规范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由此可见,限制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是生产安全食品的需要,是发展的大趋势,但全面禁用抗生素将很难做到。主要依据有:一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将会不断开发出高效、副作用小,甚至无副作用的抗生素供生产上使用,从当初的金霉素到现在的黄霉素及天然抗菌素的开发利用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二是从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对养殖业产生的效益看,除非开发出具有与抗生素功能相当的替代品或出于某种需要,否则禁用将是得不偿失,弊大于利。从瑞典政府禁止猪饲料中使用抗生素,导致猪的腹泻发病率普遍上升,生长速度减慢,治疗所用药物量远远大于禁令前的使用量,其后果足以说明禁用的代价。三是目前也还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禁止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有专家指出,病原菌的抗药性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并不仅限于使用抗生素作生长促进剂的动物集约化养殖区。并指出大量的证据和临床经验证明,病菌的抗药性与人类疾病时抗生素的使用和滥用有关。综合分析认为,抗生素作饲料添加剂,前景是广阔的,且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20年内,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仍会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今后饲用抗生素发展的趋势是将向高效和低残留的动物专用抗生素方向发展,且更科学地规范对每种饲用抗生素的适用对象、使用剂量、使用期限等应用技术。同时对饲用抗生素的研制、生产、销售、应用以及检验等各环节将有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法律条文和管理机构来管理和监督,确保饲用抗生素的科学应用并有效地降低其负面作用。

三、什么是抗敌素

有效成分:10%硫酸粘杆菌素适用动物:牛、猪、鸡作用与用途:用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并有一害的促生长作用。注意事项:蛋鸡产蛋期禁用;休药期7天。性质:硫酸粘杆菌素是E1组份和E2组份的混合物,主要作用是与细菌细胞膜上的磷酸酯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破坏其通透性和功能,属杀菌类抗生素。1950年由小山康夫等从福岛县土壤中分离的多粘芽胞杆菌抗敌素变株中产生的碱性多肽类抗生素。商品常用10%预混剂,精品为硫酸盐,白色或微黄色粉末,易溶于水。特点: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极强的抗菌能力。特别是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绿脓杆菌具有特异的发育阻碍作用。且具有杀菌能力,对细胞膜作用,阻碍细胞膜的选择通透性机能。几乎没有耐药性,特别要指出的是根本没有发现过R因子性的耐药性。与其他抗生素有协同作用,尤其是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合用,其效果更佳。肠道不吸收无残留,因此不必担心畜产品有残留问题。有高稳定性稳定性硫酸粘杆菌素性能稳定,37C存放5年,活力下降不超过5%。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中性时相对稳定,碱性中易分解,本品的各种辅料预混剂稳定性也很高。作用:可以促进鸡、猪、牛的生长和增进饲料的利用率,还能预防猪,牛的细菌性下痢规格:硫酸粘杆菌素含量为10%

四、兽用抗生素都有哪些

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兽用抗生素按其化学结构及主要作用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

①青霉素类

其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起杀菌作用,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抗生素,疗效高,毒性低。临床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钩端螺旋体、放线菌引起的疾病。如青霉素G(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安比西林)、羟氨卞青霉素(阿莫西林)、羧苄青霉素(卡比西林)等。

②头孢菌素(先锋霉素)类

也是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分为一、二、三代。常用的有头孢氨苄(先锋霉素Ⅳ)、头孢唑啉(先锋霉素Ⅴ)、头孢拉定(先锋霉素Ⅵ)、头孢呋辛(西力欣)、头孢曲松(罗氏芬)、头孢噻肟(凯福隆)、头孢哌酮(先锋必)等。

③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生素均含有一个12~16碳的大内酯环,能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起快速抑菌作用,有些在高浓度下也有杀菌作用。主要用于大多数需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球菌、厌氧菌等感染。对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良好作用。适用于中轻度感染,为目前最安全的抗生素之一。常用的有红霉素、罗红霉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北里霉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泰力特、希舒美)、克拉霉素、罗它霉素、地红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

④林可胺(洁霉素)类

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类相似,有林可霉素(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克林达霉素)等。

⑤其他

杆菌肽、新生霉素、那西肽、恩拉霉素。

(2)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

①氨基糖苷类

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本类抗生素化学性质稳定,抗菌谱广。常用的有链霉素、庆大霉素(艮他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大观霉素、奇霉素、奇放线菌素)、妥布霉素、核糖霉素(维他霉素、维生霉素)、安普霉素。

②多黏菌素类

是一类具有多肽结构的化学物质。包括多黏菌素和杆菌肽。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的细菌均有效。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但毒性较大。常用的有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黏菌素、抗敌素)。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犊牛和仔猪的肠炎、下痢等,局部可用于治疗创面、眼、耳、鼻部的感染等。

(3)广谱抗生素

抗菌谱极广,包括需氧和厌氧的革兰阳性和阴性菌、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和螺旋体,有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的作用。

①四环素类

土霉素(氧四环素)、四环素、金霉素(氯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还素、脱氧土霉素)、米诺环素。

②氯霉素类

什么是抗敌素

甲砜霉素(硫霉素)、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③多肽类

此类抗生素吸收差、排泄快、无残留、毒性小、不易产生抗药性,不易与人用抗生素发生交叉耐药性。属于此类抗生素的主要有杆菌肽锌、黏杆菌素、硫肽霉素、持久霉素、恩拉霉素和阿伏霉素等。

(4)主要作用于支原体的抗生素

泰牧霉素(泰妙灵、支原净)、泰乐菌素(泰农)、北里霉素(柱晶白霉素、吉他霉素)。

(5)合成抗菌药物

通过抑制细菌DNA的合成而导致细菌死亡。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组织浓度高,与其他常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特点。

①氟奎诺酮类

诺氟沙星(氟哌酸)、培氟沙星(甲氟哌酸)、罗美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氟秦酸、奥复欣)、环丙沙星(环丙氟哌酸)、恩诺沙星(乙基环丙沙星、乙基环丙氟哌酸)、沙拉沙星(福乐星)、达诺沙星(丹乐星、达氟沙星、单诺沙星)、马波沙星(麻波沙星)。

②磺胺类

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抗菌谱广,但不良反应较多。常用的有磺胺嘧啶(SD)、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甲唑(SMZ)、柳氮磺吡啶(SASP)等。

③其他合成抗菌药

甲氧苄啶(TMP、磺胺增效剂)。硝基咪唑类的甲硝唑、替硝唑。此外,还有喹乙醇、痢菌净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