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专业提供药品招商、药品代理、医药招商、保健品招商、医疗器械招商、医药原料供求的网络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药企业

中国蝗灾2023

时间:2023-11-08作者:fangzhe8666分类:医药企业浏览:114评论:0

一、蝗灾时期的蝗虫可以吃吗

蝗灾自古以来,就是影响人们生存的重要灾害,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我们经常能看到蝗虫群吃毁庄稼事件。哪怕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国家要面临蝗灾。为此,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不通过吃解决蝗灾?

说实话,蝗虫不仅可以吃,而且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很多地区都有关于蝗虫的美食。不过蝗灾时期的蝗虫,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拥挤的环境会让蝗虫变色,食量增加的同时也会变得暴躁不安。因为各地有喷洒农药消灭蝗虫的方法,所以不建议蝗灾时期吃。

1、不建议去吃

现在各地都有关于蝗虫的美食,不但可以吃,而且味道还很棒。尤其是在农村,可能专门有人会抓蝗虫食用。不过在食用的时候,有一个注意事项,要通过高温消毒。蝗虫体内含有氢氰酸,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话虽如此,但是蝗灾时期的蝗虫是另外一种生物。聚集在一起的蝗虫,会渐渐发生变色,它们的食物量增加,性格变得异常暴躁。这个时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合群后会变得不合群,食量增加繁殖速度增加,这也是蝗灾爆发的原因。

2、难以捕捉

蝗灾时期的蝗虫数量和生活中见到的数量,不是一个概念。铺天盖地的蝗虫,能够迅速消灭一片庄稼地,捕捉难度非常高。常见的捕捉方法,面对蝗群起不了太大作用。从古代治理蝗虫的方法就可以看出,火烧、填埋、家禽吃,都要好过捕捉。

此外,捕捉需要用到网子,中国发生蝗灾的地区或者年代,网子还属于“奢侈品”。普通人家捕捉蝗虫的做法,就是拿着塑料袋冲着蝗群,装满之后再换另外一个袋子。穿的衣服少,身体都有可能会飞过的蝗虫刮伤。

3、有人吃

在贫穷的年代,只要是食物都可以吃,蝗虫自然也不例外。在蝗灾来临的时候,经常有人捕捉蝗虫吃,不过能吃到的数量很少。当蝗虫成灾之后,数量都是以亿为单位,瞬间就能毁掉一片庄稼地。短暂的停留,普通人抓不到几只。可能吃个一两顿,直接就没了。

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说过,他们小时候遇到过蝗灾,父母经常会抓蝗虫给他们吃。一般都是处理好晒干,偶尔吃一顿。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蝗虫也算是一顿豪华大餐了。

二、蝗灾发生的原因

蝗灾是指大规模的蝗虫大量繁殖和迁徙,对农作物、草原和森林等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蝗灾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蝗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干旱和高温是蝗虫大量繁殖和迁徙的必要条件。气温升高和降雨不足会导致草原和森林植被减少,这会导致蝗虫失去食物来源,从而大量迁徙。

二、生态因素。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蝗灾发生的原因之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大量的森林和草原被砍伐和开垦,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使蝗虫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三、人类因素。人类活动也是蝗灾发生的原因之一。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过度的化肥和农药使用,导致了土地的贫瘠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使得蝗虫大量繁殖和迁徙。

四、自然因素。自然灾害也是蝗灾发生的原因之一。如旱灾、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和草原植被减少,这会使得蝗虫失去食物来源,从而大量迁徙。

总之,蝗灾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因素、生态因素、人类因素和自然因素等。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蝗灾的发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加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等。

三、蝗灾有多恐怖

在所有昆虫当中,蝗虫要算是给我们人类带来灾害最为严重的一种了。虽然我们平常所见到的蝗虫,都是那么老实。但是那些以铺天盖地之势,从远方大群迁徒而来的迁徙性蝗虫,却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严重的灾害。每当蝗虫以成群之势大爆发的时候,就预示着深重的灾难即将降临。

迁徙性蝗虫,几乎可以在所有干旱的草原和沙漠中出现。它们在不同地区,会有不同的种类。在我国主要是东亚飞蝗,在非洲有红蝗、非洲飞蝗和沙漠蝗。所有这些种类的蝗虫,都会不时地形成大规模的迁徙性群落。如果有一大群蝗虫过境,那里的庄稼和草场均会被它们毁灭。由于它们每次出现都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所以蝗群一直是人们既感兴趣而又感到恐惧的对象。当大群的蝗虫飞来时,就像乌云一样,遮天蔽日。并且还会发出巨大的呼呼的声响。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和西方的圣经之中,都有关于蝗虫灾害的记载。1957年,在非洲的索马里就出现了一次蝗灾,据估计在这次蝗灾中,约有蝗虫160多亿只,总重量竟然有5万吨重。蝗虫每天都要吃掉相当于它自身体重的食物,也就是说这些蝗虫每天都要吃掉5万多吨的绿色植物,可见,这场蝗灾带来的灾难是多么大啊!据我国《元史》记载,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五月,山东、河北、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八月己卯,蝗自河北飞至汴梁,食田禾一空。”这是一场令人多么恐惧的灾难啊!

解放前,我国也经常发生蝗灾。1929年的一次蝗灾,就毁掉了3.6亿多亩的庄稼,损失在一千万银元以上。同年,在南京以东的下蜀镇,蝗虫掩盖了铁轨,使火车无法前进而误点2小时。更为严重的是,1938年国民党派飞机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造成黄河决口,使千万亩良田变成荒滩,从而成为蝗虫孳生的地方。从40年代初开始,那里便连年发生蝗灾,使千百万人流离失所,痛苦不堪。在这一带的农民中间,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喂得起四个牙的骡马,喂不起两个牙的蚂蚱。”

迁徙性蝗虫,最奇特的特征就是它们具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即群居型(也叫迁徙型)蝗虫与散居型蝗虫。

蝗虫的这两种类型虽然属于同一个种,但是它们却具有完全不同的外貌和习性。群居型蝗虫的成员瘦而长,呈暗色,身上带有橙黄或黄色的条斑,翅膀也很大,具有极强的群居本领,并具有聚集而形成大群体的强烈愿望。而散居型蝗虫的颜色则很浅,身体上的其它特征,也与群居型的蝗虫具有很大的不同。

蝗虫的这两种类型,差别如此之大,以至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被人们认为是不同的两个种。但是,俄罗斯的科学家尤瓦罗夫,在本世纪20年代里,经过仔细的研究,却发现这两种类型的蝗虫在遗传上是完全相同的。至于成虫到底会长成哪一种类型,则是由它们成长的条件决定的,而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蝗虫的种群密度。如果在生长时期,关在一个大笼子里的,仅仅是少数几个蝗虫,那么它们就会变成散居型的蝗虫。但是,如果是许多同样的小蝗虫,挤在一个小笼子里,那么它们就会发展成为特别爱集群的迁徙性蝗虫!

迁徙性蝗虫产的卵,可能会孵出同样的小蝗虫,也可能会孵较小的、淡颜色的蝗虫。后者则具有散居的习性,不表现出任何聚集成群的愿望。

在自然界中,散居型蝗虫的分布范围是很广泛的。如果碰巧有大堆的蝗虫卵,产在可以保证来年春天有充足的食物的地方,那么那些孵化之后的小蝗虫,就有可能形成一个大的迁徙群。对这些蝗虫而言,最可靠的食物来源,就是那些沿着河谷的芦苇地,许多迁徙性蝗虫,就是从这种地方“爆发”出来的。但是在干旱的山丘里,有时候因为大雨,也会生长出有利于蝗虫食用的植物来,因此在这种地方也可能导致蝗虫的“大爆发”,非洲北部的沙漠蝗虫就是这样产生的。

蝗虫是怎样产卵的呢?而小蝗虫又是怎样聚集在一起的呢?蝗虫的卵是产在土壤里的。产卵时,母蝗虫往往将腹部和尾部插在地里,形成一个小陷窝,从而将卵产到了土壤里面。小蝗虫(也叫蝗蝻)刚孵出来时并没有翅膀,它们只会在地上步行。它们往往聚集成小群,然后一起寻食,这样愈聚愈多,当两个小群相遇时,它们就会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群,这样,蝗虫群体就会越集越多,规模也就会越来越大。而在聚集成群的过程中,小蝗虫也就逐渐发育成了迁徙式的成虫。当它们的翅膀,在最后一次蜕皮后长出来时,小蝗虫群就开始作短途的飞行了,它们每次停落时,都会在停落的地方贪婪地啃食那里的植物。这样,一个蝗虫群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就啃完一块地里的庄稼,甚至在几秒钟之内,就会把一条挂在晾衣绳上的湿衣服吃光。在这个阶段,当蝗虫大量吞食食物,并借此来积累脂肪时,它们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也就已经达到了高潮。如果小蝗虫们不能聚集在一起,它们就会发育成为散居型的蝗虫,它们的危害性,可能就没有群居型蝗虫的危害性那么大了!

当蝗虫在繁殖之前,它们便开始作最后一次长途飞行。这一次,它们并不是在寻求食物,因为这个时候,它们体内都已经填满了脂肪,胃也已经被撑得很大了。这时候,蝗虫迁徙的驱动力,似乎产生于它们的身体内部,也可能与性成熟有关吧。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旦一个蝗群出动了,它们就会不停地飞翔,直到耗尽它们身体的能量,或者某种非常不利的天气条件强迫它们降落为止。蝗虫是没有预期的飞行方向的,它们只是随风飘荡而己。有些蝗虫会飞向大海,自取灭亡。另一些蝗虫,则终止于那些最荒凉的沙漠,或者最茂密的森林之中。蝗虫们如果顺着它们开头的方向飞行,可能会连续飞行三天三夜的时间,航程可达几百千米。如果降落时,它们碰巧遇到可吃的东西,它们就会继续在那里啃食,随即便会在地面下产卵,然后成虫们分散死去。

而来年的情况又将如何呢?这关健取决于出生时的幼虫,会遇到什么样的条件。如果食料充足,卵也是密集的,那么幼虫也会很密集,这就有可能产生一个新的迁徙群体。然而常见的情况是,由于蝗虫群的无目标飞行,导致它们的卵也将遇到一些极为不利的条件,那时候也只会有分散的幼虫孵出,从而发展成为散居的蝗虫。散居蝗虫,虽然也对人类有害,但是比起那些迁徒性蝗虫来说,它们的危害就小得多了!

蝗虫的危害性如此之大,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够防止它们的危害性呢?在蝗虫“大爆发”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化学杀虫剂来灭杀它们,但是这种效果并不好。因为,虽然这样杀死了很多蝗虫,但是到了来年蝗灾往往还会发生,而且蝗虫还可以产生抗药性,可以抵抗化学药剂的灭杀。而且药物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对付迁徙性蝗虫,最好的办法就是预测和预防。科学家们根据地理、气候等因素,可以预测哪里有可能发生蝗虫“大爆发”,再通过对那里的环境进行改造,结合化学灭杀就能根除蝗害。我国建国初期,还发生过几次蝗灾,后来,经过科学家们的研究,由党和政府带领群众采用“改治结合”的方针,对防止蝗虫的侵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1952年以来,我国再也没有发生过蝗灾。

除过我们介绍的迁徙性蝗虫之外,在世界各地的沙漠上,还生活着许许多多种散居蝗虫。它们都是以绿色植物为食的,同时它们也是许多沙漠动物的食物。多数沙漠蝗虫的颜色都与环境非常相似,比如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上,就有一种蝗虫,它们身体的颜色和身上的花纹,就与当地的红色砂石地面一模一样。它们要是不动的话,即使走到它们跟前,也很难发现它们。

四、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蝗灾

由于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基本上差不多,所以我国的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发展而消失,反之,只要是条件合适,蝗灾便会卷土重来。

如2002年入夏以来,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3个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虫。

截至6月底,农牧区发生蝗虫面积达9000万亩。

蝗灾的历史回顾

先秦古籍如《诗经》等多称蝗为螽(螽是蝗类的总名,还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称若虫)。

战国后多称蝗。

蝗和蝝都为害庄稼。

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

"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

"及同书《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

"《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不俱引。

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指出春秋294年***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农历)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次数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数字分布,非常合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规律。

表明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徐光启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

徐光启的这个统计与1920年江苏省及浙江省昆虫局研究全国各地蝗虫的发生季节非常吻合,就飞蝗而言,各地以5~8月(阳历)为蝗患最紧要时期。

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为最盛。

6、7两月是夏秋蝗灾并发的时期。

笔者对周尧《中国昆虫学史》附录历代蝗虫灾害登记表的重新统计结果,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该书印刷有误,统计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对于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有很科学的见解: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

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

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

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

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祸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后,纸张及印刷条件改善,蝗灾的记载便较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

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

是夕大雨,蝗尽死。

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

""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

""(蝗)食禾稼草木俱尽。

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

填坑堑皆盈。

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

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

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

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

三月,平阳蝗。

四月,河南蝗。

七月顺天蝗。

"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

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

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

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蝗灾的地理分布

上引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按其发生次数的地理分布,为:

黄河流域:436次,占85.82%;长江流域:69次,占13.57%;华南西南:3次,占0.58%。

这个分布情况与陈正祥研究的"蝗神庙之分布"基本一致。

地理学者陈正祥查阅国内外收藏的中国方志3000余种,找出其中记载有蝗神庙地点的,即在地图上标明,最后制成中国"蝗神庙之分布"的历史地理图(蝗神是总称,包括叭蜡、虫王、刘猛将军等)。

利用蝗神庙分布绘成的蝗灾分布地图,有一种超过文字记载的优点,因为凡是有蝗神庙的地方,反映当地的蝗灾必有反复发作的历史,故农民不得不立庙祭祀。

陈正祥归纳蝗神庙分布图的特点有四:(1)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

(2)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没有。

(3)蝗神庙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符合。

(4)云南高原中部和太湖流域相似,故蝗灾也较普遍。

这图的不足之处是未能反映蝗灾偶然发作的地点,因为蝗灾偶发地区,往往没有建立蝗神庙,便无法在地图上反映出来。

历史上的蝗虫是没有分类的,郭郛等研究现代中国蝗虫的生物学分类,指出有三大类,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飞蝗。

郭郛等也将中国蝗灾的分布绘制成"中国飞蝗三亚种的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蝗虫主要都是东亚飞蝗,亚洲飞蝗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内蒙古一带,***飞蝗主要分布在***青海一带。

其中东亚飞蝗的分布情况,同陈正祥的"蝗神庙之分布"图非常一致,并且弥补了"蝗神庙之分布"中因不是多发性地区故没有蝗神庙的缺点,以及西北内蒙古和***地区因缺乏方志记载故蝗神庙极为稀少的缺点。

将两图合起来看,可以对中国蝗灾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布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和理解。

天人感应面临蝗灾的尴尬

子思、孟子等倡言"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天道与人道合一,自然与人为合一。

汉代董仲舒更进一步发展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万神之君,天子是受天命而有天下。

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神化了皇权,但另一方面,天人感应也有限制皇权的一面,使得人君不能为所欲为。

所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责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度,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

在天人感应说的倡导下,产生了"变复"论,所谓变复乃指一切的灾祸都是天意,只有通过祭祀祈祷,才可以转"变"灾异而恢"复"正常。

在蝗灾猖獗,眼看禾稼被蝗虫啮食无收,百姓饥饿死亡,人君这时再深自谴责,下诏罪己,又何补于抗灾?所以东汉的王充便坚决反对,在《论衡》中反诘说:天地广大,用一点点祭祀的食品,"天地安能饱?"但天人感应的思想仍深入人心,当政者和老百姓面临蝗灾猖獗时,都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如《贞观政要》记载贞观二年(628年)六月,京畿旱蝗时,唐太宗在皇苑中掇蝗祝之曰:"人以谷为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是岁蝗不为灾。

白居易在其《新乐府》之"捕蝗"中,一方面对蝗灾及捕蝗有客观生动的描述,但最终仍陷于天人感应的困惑中:"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一虫治死百虫来,岂将人力竞天灾。

"他还是认为"吾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万民赖,是岁虽蝗不为伤。

"他相信唐太宗吞蝗后,蝗灾就消灭了。

但是,也有部分官员不相信天人感应,主张蝗来即要捕蝗灭蝗,不能听其猖獗。

如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山东大蝗,官民只知道祭拜,坐视蝗虫食苗,不敢捕杀。

玄宗则自责修德不够,致遭天谴。

他询问臣下们的意见,宰相姚崇力主利用蝗虫的趋光习性,于"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

"他派遣御史,分道杀蝗。

汴州刺史倪若水却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拒绝御史执行任务,姚崇大怒,牒报若水,如若听任蝗虫食苗,导致百姓饥饿,要对后果负责。

若水这才被动投入捕蝗,"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

天人感应说到宋代,被程朱理学所张扬,仍然很有威力。

宋代的朱熹奉旨去浙东一带视察旱灾和蝗灾的情况,随时报奏皇上,其中提到他在会稽县广孝乡亲自主持捕蝗、收买、焚埋蝗虫,大蝗一斗,给钱一百文,小蝗每升给钱五十文。

但同时朱熹又举行祈祷,专门写了一本《乞修德政以弭天灾状》,开头报告沿途所见灾情之严重,接着说"臣窃不胜大惧,以为此实安危治乱之机,非寻常小小灾伤之比也。

为今之计,独有断自圣心,沛然发号,深以侧身悔过之诚……然后君臣相戒,痛自省改……庶几精神感通,转祸为福……"

在蝗灾猖獗面前,民间对蝗灾的态度也处于非常矛盾尴尬的境地。

周代腊月祭祀称"八蜡"(蜡音zhà),指八种要祭祀的神,即"先啬"(神农)、"司啬"(后稷)、"农"(作物神)、"邮表□(田神)、"猫虎"(益虫神)、"坊"(河堤神)、"水庸"及"昆虫"。

先啬和司啬是丰收之神。

祭猫可除田鼠,祭虎可除野猪,故猫虎成为祭神。

昆虫专指为害庄稼的害虫。

"坊"、"水庸"和"邮表□"都是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保护神。

到后世,八蜡的内容起了变化,先啬和司啬转为神农和后稷以后,从八蜡中分离出去,单独祭祀;猫虎因其捕食对象减少也慢慢淡出了。

八蜡神在民间浓缩演变为驱除害虫之神,特别是为害最厉害的蝗虫,被提到了首位,称之为"虫王"。

所以八蜡庙或虫王庙,在华北农村实际上都是祭祀蝗神的庙。

刘猛将军庙(简称猛将庙)发生于南宋的太湖地区,当地民间认为刘猛将军的驱蝗威力远超过八蜡庙和虫王庙。

清初的袁枚竟然把八蜡神降级为受刘猛将军的支使:"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需向刘猛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

"

刘猛将军即南宋抗金名将刘锜(1098~1162年),他和岳飞(1103~1142年)同是南宋抗金名将。

因受张俊、秦桧排挤,被剥夺军权,改任地方官,受到人民爱戴。

刘锜曾于宋高宗绍光六年至三十一年间(1136~1161年)先后驻军或转战于镇江、扬州、金陵、平江、巢湖、合肥一带,其战功显赫,深得这一带民间人心。

而这一带正是蝗虫的滋生多发区,所以刘猛将军庙独起源于太湖地区,为纪念刘猛将军举行的庙会(猛将会)也特别多。

刘锜更被封为灭蝗之神:"宋景定四年封刘錡为扬威侯天曹猛将,有敕书云:‘飞蝗入境,渐食嘉禾,赖尔神灵,剪灭无余。

‘"

刘猛将军庙的威名还逐渐传入黄河流域,与北方的八蜡庙或虫王庙并存,河北徐水、武安县还有八蜡庙、虫王庙、刘猛将军三庙并存的现象。

《山东·威海卫志》说:"八蜡庙,俗名虫王庙,在东北门外,康熙末年建。

后改为刘猛将军庙,刘能驱蝗,有求必应,江、浙多祀之,雍正六年奉文捐建之。

"

蝗神庙的历史演变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对蔽天遮日而来的蝗虫,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先是祭祀八蜡神,以后发觉不灵验了,直接改祀虫王庙,虫王庙也不见得灵验了,听说江浙一带的刘猛将军"有求必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乃又转而建立刘猛将军庙。

八蜡庙和虫王庙的祭祀是贿赂性的,乞求虫王手下留情;刘猛将军庙则是打击性的,不吃软的就请刘将军把你消灭掉。

软硬兼施,蝗灾依然如故。

三庙林立,是历史上农业生产和农民饱受蝗灾苦难的印证。

历史上治蝗的生态观萌芽

尽管天人感应的思想深入人心,但在治蝗问题上陷于困境时,实际上不论***官员和老百姓在祭祀虫神的同时,也投入积极的捕蝗灭蝗中去,并且摸索创造出许多灭蝗的经验。

徐光启在《除蝗疏》中归纳历代的除蝗方法,无非是治标和治本两大方面。

治标包括北宋淳熙年间敕令,命官民及时上报蝗虫情报,违者受杖责处分;对因穿掘、扑打捕蝗损伤苗稼的,给予免税和赔偿;实行以蝗易粟,鼓励民众捕捉蝗虫;提倡食蝗等。

治本方面,在低洼积水和有水草生长的地方,发动农民割草,晒干后既可作燃料,又清除了蝗虫产卵的场所;春夏间发动捕捉蝗卵,捕卵一石,可减少蝗虫百石;干卵一石,等于减蝗千石(笔者按:一斤卵块约有蝗卵4至8万粒,故一石卵绝不止百石蝗)。

对捕卵后残存的初生蝻子,预掘长沟,每隔一定距离掘沟一条,发动农民敲锣,驱赶,蝗蝻受惊,跳入沟内,即以泥土填入掩埋。

对漏网的成虫飞蝗,用绳兜兜取,布袋盛贮,拿去换粟。

最后,在蝗灾过后,还要检查冬月有蝗虫产卵处。

再得除子,冬闲除子一石,可敌治虫千石。

又鉴于蝗虫不食芋、桑、菱芡、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可以多种这类作物,有利于减轻蝗灾危害。

以上的方法可以说已经相当周详,只因蝗灾之来,非常迅猛猖獗,所以收效也受到限制。

受到明朝徐光启《除蝗疏》和董?《救荒活民书》等的影响,进入清朝以后,有关治蝗的专书也多了起来,如湖广布政使俞森的《捕蝗集要》、山东蒲松龄的《捕蝗虫要法》、浙江陈方生的《捕蝗考》、陈仅的《捕虫汇编》、江苏顾彦的《治蝗全法》、陕西芷龄的《除蝻八要》、陈崇砥《治蝗书》等,反映了有知识、有科学头脑的士人,紧跟徐光启、董?之后,提倡人力治蝗。

当然,明清治蝗书的增多,也不是好事,它反映蝗虫问题到明清时期不见减轻,更见严重。

在祈祷神力驱蝗和主张人力捕蝗的历史过程中,明末浙北嘉兴、湖州地区,农民发明了以蝗虫饲鸭、山区贫民以蝗虫饲猪等措施。

对于大量捕集、数以千百石计的蝗虫,如只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概焚埋,不加利用,也确实是能量(蛋白质)的很大损失。

唐太宗带头吞蝗的传说影响很大,据说唐代民间因而形成了食蝗的风俗,甚至于以蝗虫为珍贵的食品,互相馈赠。

据分析,蝗蝻的粗蛋白质含量为71.21%,粗脂肪为9.1%,碳水化合物为5.13%,灰分为5.24%。

其食味近似虾干,营养价值和鱼肉类相当。

民国时期的北平、天津一带餐馆里,还有以蝗虫为佳肴,供顾客点菜之需。

苏北蝗区常年有蝗虫产卵的地方,遇蝗虫大发之年,居民打了蝗虫,晒干后贮藏起来,做干粮或肥料用,荒年时还要预防晒场上的蝗干被人偷去。

历史上自南京浦口至徐州一带,处于洪泽湖和微山湖蝗虫滋生地带,蝗灾频繁,形成了以蝗蝻饲鸭的传统,有专业的鸭户领导放鸭,犹如蒙古草原的放牧牛羊一样。

据调查,一只大鸭一天中能吃掉蝗蝻两斤,则一千只鸭每天的食蝗量达两千斤之多,当地的蝗虫虽然年年滋生,也就难以成灾了。

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天人感应仍然有其科学的积极的意义。

生态学并不认为人可以向自然无限制地索取。

人也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受自然界生物链规律的约束。

蝗虫之所以猖獗,是因制约蝗虫繁殖的客观条件失控,如干旱缺水、天敌减少、植被单一化、越冬残虫量大等,给蝗虫提供了快速繁殖、短期内爆发成灾的可能。

气候干旱化是亚洲大陆腹地的大趋势,非人力短期内所能扭转,但其他人为的因素如河滩***,湖库脱水,退耕还湖、还草、还滩过程中没有注意综合措施,残留虫量太多等,都是导致蝗虫爆发的条件。

蝗虫的天敌包括菌类、螨类、昆虫类、蜘蛛类,两栖动物类、鸟类等,据统计,达68种之多,尤以鸟类的食蝗量为大,其次是捕食蝗虫的昆虫;天然的益鸟因人们捕捉不断减少,只能依靠鸡鸭等家禽实行突击捕蝗。

中国蝗灾2023

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种种因素,蝗虫问题虽然不可能彻底解决,却完全可以科学地给予控制。

继承历史经验,在蝗虫多发区和附近地区,有计划地组织一定规模的养鸭养鸡场,扩大推行生物治蝗、食蝗和制作蝗虫饲料,无疑是值得提倡的一项措施。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安心医药招商资讯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